护航秋收丨忻州各地持续开展农忙时节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忻州 更新于:2025-10-21 12:56
  • 雪球丫丫
    当前秋收农忙时节,为加强农村秋季交通安全宣传,提升群众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连日来,忻州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组织警力持续深入农村地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筑牢秋收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护航秋收 平安出行

    秋收保安全,守护农村老人出行安全。秋收农忙时节,农村地区车流、人流增多,老年人群体参与农事频繁,交通安全风险攀升。近日,岢岚公安交管部门将宣传阵地前移,深入田间地头、村口院落,与劳作老人交流。宣传民警发放宣传手册,用方言讲解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危害,将安全知识融入日常。针对老人认知特点,采用“唠家常+举实例”方式,结合事故案例阐明遵守交规重要性。此外,针对占道晒粮、农用车乱停等问题,宣传时协助村民规范晾晒,引导在安全区域开展农事,实现宣传与服务并重。此次活动是交管工作延伸、基层服务温情体现。岢岚交警以接地气方式送安全意识,扎实做好宣传、服务工作,筑牢农村交通防线,为乡村振兴营造安全和谐环境。

    当前正值秋收时节,为加强农村秋季交通安全宣传、提升群众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事故,繁峙公安交管部门组织警力深入梁家庄村开展秋收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筑牢农村交通安全防线。活动中,民警针对秋收时农村群众出行方式增多、农用车等违法载人及客货混装隐患大的情况,通过面对面宣传、发放资料等形式,向村民讲解酒后驾驶、涉牌涉证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同时,呼吁村民自觉遵守交规、抵制违法、树立安全出行意识,做到文明守法、平安回家。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老年群体交通安全意识,近日,保德交警开展“银发宣传”主题活动。活动中,民警通过发放资料、解答疑问等形式,向老年出行群众普及交通安全法规、出行注意事项和事故预防措施,耐心讲解让老人认识到遵守交规重要性,提醒出行保持警惕。同时结合近期事故案例以案说法,增强老年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文明秋收 平安出行

    角色互换见实效,“柔性执法”暖人心。 近日,偏关公安交管部门推出新举措,对骑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者,不直接罚款,而是让其穿上反光马甲,化身交通劝导员,在路口协助拦截同类违法行为。这种“角色互换”的体验式执法,让违法者从被动受教转为主动劝导。不少参与者直言,亲身劝阻他人时,才真切意识到未戴头盔的安全隐患,也体会到交警工作的不易,处罚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根本,此举既传递了执法温度,更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秋收季节

    农用车、拖拉机上路行驶增多

    农用车违法载人、无牌无证

    超高超限、超员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

    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忻州公安交管部门提示

    01

    三轮车、农用车辆不得载人

    三轮汽车、拖拉机和低速载货汽车等车辆都不是载人的交通工具,缺少对乘坐人的安全保护措施,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一般车身较大,重心偏高,车辆安全性能差。此类车辆在坑洼不平、陡坡等路况下行驶、转弯或掉头时,易发生侧翻,导致乘坐人员伤亡。农用车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时,由于缺乏防护措施,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02

    货运车辆不超载

    秋季属于农忙时节,农民群众运货进出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货运车辆超载,会导致轮胎因负荷过重而变形甚至爆裂,还容易使车辆转向困难、刹车失灵,进而导致交通事故。

    03

    遇到集市请慢行

    通过集市、街道等人群聚集路段时,要有耐心,减速慢行,多通过后视镜观察周边情况,密切关注人群行走动态,应特别注意老年人和小孩,要与行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因拥挤而剐蹭背包或行人的其他物件导致交通事故。通过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控制好速度,尽量不要倒车,如确需倒车,要有人指挥,否则易发生剐蹭或碾压事故。

    04

    无牌无证驾驶危害大

    驾驶车辆应当依法取得符合准驾车型的驾驶证,并且随身携带驾驶证,悬挂机动车号牌,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无证、无牌驾驶,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等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05

    面包车不超员载人

    有些农村驾驶员经常驾驶微型面包车载亲朋好友集中出行。微型面包车车身结构强度不足,制动性能和侧倾稳定性差,若超员行驶,会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加之农村地区道路狭窄,陡坡、急弯较多,容易发生侧翻、刹车失灵等问题,严重时会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06

    客货混装危害大

    货车、客车功能各不相同,客车内如果装有大量货物,首先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其次对车辆制动也是个极大的考验,另外如果发生紧急情况,驾驶员急踩刹车,后方货物很可能迅速拥至前方,影响驾驶人的正常操作甚至造成伤害。此外,一旦发生事故,货物会和车内乘客混杂在一起,对救援也极其不利。因此,广大驾驶人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轻视客货混装的危害性。

    07

    驾乘车辆系好安全带

    驾乘车辆不系安全带是很危险的行为。车辆发生碰撞、紧急刹车或侧翻时,安全带能将驾乘人员固定在座椅上,有效减少事故伤害,关键时刻还能挽救生命。据科学统计,使用安全带可使驾驶人和前座乘客遭受伤害的风险降低40%50%,使后排乘客的致命伤害风险降低25%75%。安全带=生命带,驾乘车辆时请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骑乘摩托车、电动车戴头盔。当事故发生时,头盔可吸收大部分撞击力,起到缓冲、减震的保护作用,使受伤者的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不戴头盔头部损伤率是戴头盔的2.5倍,致命伤不戴头盔是戴头盔的1.5倍,头盔对于摩托车、电动车驾驶者来说,相当于汽车驾乘人员所系的安全带,是骑行者遇到危险时的最后一道防线。

    08

    酒后驾驶危害大

    丰收时节,硕果累累,农民喜上心头,免不了多喝两杯,但酒后驾车是严重的违法行为。饮酒会导致驾驶人触觉能力、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引起视觉障碍和身体疲劳,轻者与道路上的其他车辆和人员发生剐碰,重者危及他人和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切记饮酒不驾车、驾车不饮酒!

    09 不驾驶报废车辆

    报废车辆不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械性能差、零部件老旧,操作灵活性、稳定性、制动性能等大大降低。驾驶报废车辆上路,容易出现半路熄火、刹车失灵、转向失控、爆胎等各种险情,危及驾驶人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农村驾驶员朋友一定要到正规地点购买技术标准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千万不能图便宜购置报废车辆。当自家车辆达到报废标准,要严格按照报废程序进行报废处理,切勿驾驶报废车辆上路。

    010

    驾乘摩托车要戴头盔

    摩托车机动灵活但稳定性较差,在发生事故时致残率、致死率极高,因此,摩托车驾乘人员要按规定佩戴合适的头盔,据科学数据显示,佩戴高质量摩托车头盔能够有效减少头部伤害,将死亡风险减低40%,将严重伤害风险降低40%以上。此外驾驶人最好穿着颜色明艳的衣物或反光衣,切忌为挡风御寒反穿外衣,以免影响正常操作,引发事故。

    011

    不乘坐超员车辆

    车辆超员后,极易因轮胎负荷过重、变形过大引发爆胎,并严重影响车辆转向和刹车性能,使车辆出现突然偏驶、制动失灵、转向失控等危险情况,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012

    危险路段行车要小心

    农村道路等级低,受自然条件影响,有些路段依山傍水修建,坡路和弯道较多,视线不开阔。给行车安全带来威胁。农村驾驶员朋友驾车行经此类危险路段时,一定要提前检查车况,尤其是刹车系统,避免长下坡刹车失灵,行车时注意保持车距,不要超车、猛打方向和急刹车,要谨慎驾驶,仔细观察,减速慢行,合理使用喇叭,不确定前面路况时,必要时要下车观察,确定路况安全后再通行。

    013

    禁止疲劳驾驶

    有足够的睡眠,切勿疲劳驾驶,若是感到乏困,最好是及时停车休息,呼吸新鲜空气,确保有足够的精力再进行正常行驶。

    来源:忻州交警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