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文明办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节&

忻州 更新于:2025-04-05 12:37
  • 雨中美景123

    新华信用太原4月5日电(马旭心)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清明节当天,由忻州市文明办举办的“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文化活动在忻州古城秀容书院博物馆举行。活动以“礼乐诗艺”为载体,通过传统仪式、经典诵读、非遗体验等形式,呈现了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

    古礼寄追思 诗韵话传承

    上午10时,活动在庄重的拜孔子仪式中拉开序幕。参与者正衣冠、行揖礼,行孔礼三拜仪式,以传统礼仪表达对先贤的崇敬。“清明不仅是追思怀远的节日,更是传承文化根脉的重要契机。”现场工作人员表示,秀容书院博物馆作为文化地标,致力于通过沉浸式体验唤醒公众对传统节俗的深层认知。

    随后,一场诗词雅集串联起千年文脉。知名朗诵者孙美琴以《梦游天姥吟留别》重现李白的浪漫诗情;忻州师范学院学子吟诵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的千古绝唱引发共鸣;七一路小学的孩子们用童声演绎《木兰辞》,稚嫩却铿锵的诵读赢得阵阵掌声;学生王承泽朗诵的《七律·长征》则将思绪引向红色岁月,革命先辈的壮志豪情激荡全场。

    民乐奏新章 巧手承文脉

    活动现场,忻州师范学院学生以琵琶合奏《唱支山歌给党听》将氛围推向高潮。清越的琴音与春日书院相映成趣,传统乐器与现代红歌的创新融合,展现了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非遗手作体验区同样热闹非凡,小朋友们亲手描绘风筝色彩、揉捏青团、编织柳环,在指尖感悟“放晦气”“思故人”“祈安康”的节俗深意。“带孩子编织柳环,既体验了手艺,也让他懂了清明不仅是放假,更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密码。”市民张女士感慨道。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特别设立了革命英烈事迹展览区。精心布置的展架详尽地展现了革命先驱们的英勇事迹,使市民和游客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崇高精神。在追忆先烈的同时,更加深入地领悟清明节的内涵,从而增强了节日的庄重氛围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据忻州市文明办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活动是“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工程的重要实践,未来将持续挖掘传统节日的当代价值,通过“活态传承”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春日的秀容书院博物馆,正以古老与现代的对话,书写着传统文化赓续创新的生动注脚。

    丨监制:马旭心

    丨责任编辑:周彦戎

    丨实习编辑:王旭华

    丨校审:陈夏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