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忻州位于中国山西省中部,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以下是一些在忻州发生的抗日历史事件:
1. "忻口战役(1937年10月-11月)":这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发生在山西省忻州市。中国军队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对日军的重大胜利之一。
2.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太原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太原地区对日军的防御战。忻州作为太原会战的前线,发生了多次战斗。其中,忻口战役是太原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忻州地区建立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北方的一个重要抗日根据地。
4. "忻州游击战":忻州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这里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打击日军,支援正面战场。
5. "忻口战役纪念馆":为了纪念忻口战役,忻州市建立了忻口战役纪念馆,展示了忻口战役的历史和文物。
这些事件反映了忻州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过程中的英勇斗争。举报 -
说到关于忻州的抗日事件,不得不提的就是著名的“忻口战役”了。
忻口战役
忻口战役是中国军队抵抗日本侵略军进犯的一次最激烈的战役。
1937年10月初,日本华北方面军坂垣师团约三万余人,由北至南直取太原。在“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思想指导下,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为抵抗沿北同蒲南下的日军,国共两党浴血奋战,23天内共歼灭敌人两万余人,取得了抗击日军的一次巨大胜利。这次战役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使日军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化为泡影,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士气。忻口战役是国共两党游击战、阵地战配合作战最为成功的一次战役。
纪念碑墙
忻口战役遗址标志碑。碑体面向公路而立,位于战备窑洞前,静静的紧贴在山根底下。是1986年立的碑,已经非常残破。1986年忻州市人民政府立,石碑上款书;“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阳的一侧是以忻州市委、市政府名义撰刻的纪念碑文《忻口抗战记》背面是部分阵亡将士名单。
抗日时期的忻州古城
民国廿六年十一月二日晚,忻口卫立煌的兵南撤,忻口熄战。翌日晨,日本兵分三路犯入忻县:中路由界河铺、忻口而南;西路由白水、奇村南下,东路由梨树沟经白村、伏虎庄,高村而来。四日,日军入县城。
由于敌众我寡,大部抗日军民很快转移。日军进村后大肆搜查,进行灭绝人性的屠杀。村公所的周博民和村民傅存牛、傅二五福、傅任全、王月卿、王双治、张林善等被枪杀在街巷。李耀光、卢高堂、卢福民、傅兴、傅四、智善书、刘志明等被日军在进院搜查中用刺刀捅死。
银绪根见日军进了自己院,赶忙端了鸡蛋送到日军面前,也被用刺刀捅进心窝。村民刘光明被日军强迫擦掉墙上写的抗日标语,刘不肯,被日军把头砍掉。还有躲藏在野地的10几名村民被日军发觉后,都一一被刺刀捅死。日军进到抗日县政府驻地的傅存怀院,一把火点燃了这所院子,将未能转移的一个县政府干部烧死。这天,日军在令归村共杀害无辜村民40余人。
民国廿七年3月13日,日军和保安队400多人由忻县(今忻州市)城出发到南高进行烧杀,当日军到达南高村附近时,首先占领了小南高村南的高地,用大炮向村里轰击。小南高13岁男孩在地里打柴,被日军发现后举枪杀死。接着日军指挥官带领大队人马冲进小南高,见人就杀,60多岁的王巨保老汉和10岁的小孙子被闯进院的日军开枪打死。日军又放火将这个36户的小村烧光了28户。接着日军又窜到南高大村。一位身患重病的老太太崔成珠被日军用刺刀捅死。村西南的一个空场院里躲藏着村民30多人,被日军发现后,用机枪扫射,死伤20余人。当日军闯进财主赵德成家放火时,他拿了不少银子出来求情,日军收下银子后仍将房子点燃,将赵德成用刺刀捅死。其子赵应楼十分愤恨,与日军搏斗,被开枪杀死,孙子赵双根也被一枪杀害,老伴被活活烧死。当天下午3点多,日军牵着抢来的骡马,驮着掠夺的财物撤走。全村共有无辜村民46人遇难、50余人受伤,3000多间房子被烧毁。
举报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