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忻州位于中国山西省中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以下是忻州人杰地灵的一些体现:
1. "历史名人辈出":忻州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如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他曾在忻州担任过地方官,其文学成就影响深远。
2. "文化遗迹丰富":忻州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如五台山、雁门关等,这些地方不仅是古代军事要塞,也是佛教圣地,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
3. "文学艺术繁荣":忻州历史上文学艺术十分繁荣,许多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都诞生于此。如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他的许多作品都与忻州有关。
4. "军事战略要地":忻州地处晋北,自古以来就是军事战略要地,雁门关作为古代九塞之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许多军事家、将领在此留下了传奇故事。
5. "民间艺术传承":忻州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剪纸、刺绣、泥塑等,这些传统艺术在忻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6. "教育事业发展":忻州历史上重视教育,许多著名学者、教育家在此涌现,为后世培养了大量人才。
总之,忻州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举报 -
山西省忻州市放在全国而言,并不是一个曝光度很高的城市,但作为佛教圣地五台山、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美誉的雁门关,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县的所在地,忻州拥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那么,我国历史上,忻州籍的名人都有哪些呢?
出生于忻州的历史名人中,所处时代最早的或许便是刘渊、刘聪父子了。在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引起了社会的动荡,而五大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则趁机入主中原,先后建立了许许多多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而他们建立的国家,则被统称为“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中,汉赵政权的建立者刘渊出生于新兴郡,也就是今天的忻州北部,据《晋书》记载,刘渊是汉高祖时期匈奴冒顿单于的后代,因为冒顿单于和刘邦结为兄弟,所以他的后代就取汉姓为“刘”。东汉时期,匈奴分化为南北两部,其中,北匈奴最终西迁,而南匈奴则逐渐南下和汉朝融合,刘渊的祖父就是南匈奴的单于于夫罗。
于夫罗去世后,其子刘豹被封为左贤王,后又被曹操任命为匈奴的左部帅。后来,刘豹与妻子呼延氏生下刘渊,传说,刘渊出生时“左手文有其名”,于是刘豹便根据刘渊手上的“渊”字纹路给他取名。据史书记载,刘渊从小聪慧过人,七岁时母亲去世后,他悲痛欲绝,同族人都认为他十分孝顺。
刘渊热爱学习,从小就喜读书,能够大体诵读《左传》、《孙子兵法》,也涉猎了《史记》、《汉书》等著作,学识非常广博。后来,他又开始习武,“妙绝于众,猿臂善射,膂力过人”,还曾经被懂看相的人夸赞道:“此人形貌非常,吾所未见也。”
长大后,文武双全、气宇不凡的刘渊得到晋武帝司马炎的特别召见,但朝臣因为害怕他怀有异心而劝阻了武帝想要委他以重任的想法。咸宁五年(279),刘豹去世,刘渊接手了父亲的军队,并在晋惠帝时被封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元康年间被改封为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
八王之乱爆发后,刘渊和其它匈奴部族在并州割据,永嘉二年(308),刘渊正式称帝,建立汉赵。刘渊在位的六年间,大体上还算勤于朝政。刘渊的接班人刘聪也是忻州人士,他和父亲十分相似,不但“幼而聪悟好学”,还“十五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在刘渊建国的过程中,刘聪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河瑞二年(310),刘渊病逝,太子刘和继位。刘和很快在大臣挑拨下对弟弟刘聪刀剑相向,但刘聪击败刘和并将其诛杀,不久自己继位。刘聪率军攻破长安、洛阳,将西晋灭亡,一度称霸北方。但他执政后期沉迷享乐,荒废国事,最终导致了汉赵的衰微。
除了刘渊、刘聪父子,金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元好问、元朝诗人、书画家萨都剌、明清之交时的思想家、书法家和医学家傅山以及有着“东方伽利略”之称的清末名臣、地理学家,和林则徐一起被誉为开眼看世界先驱的徐继畲也是忻州人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