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日娜额济纳胡杨之约·终站忻州,探寻“三关总要”古城,山西人的“傻”与“慧”尽在忻州

忻州 更新于:2025-10-09 04:34
  • user7804461914590
    萨日娜额济纳胡杨之约·终站忻州:这座“三关总要”的城,藏着山西人的“傻”与“慧”

    还没进忻州城,就听当地人说:“咱这儿是三山并峙、三水之源、三关总要。”山是太行、吕梁、五台的雄奇,水是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的源头,关是雁门、宁武、偏头的险隘——单这地理骨架,就透着股沉甸甸的气势。虽说是头一回来,可一听见“五台县”三个字,心里的敬仰就冒了出来:那是徐向前元帅的出生地啊,这位从太行深处走出来的元帅,光是名字,就够让人心生敬意。

    这趟忻州行,最动人的是它藏在“厚重”里的“鲜活”,尤其两个地方,越品越有味道。

    一个是新建的“五馆一院”。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已经建成,进去转一圈,博物馆里摆着忻州老窑的瓷器、古关的兵器,连晋商走西口的账本都透着生活气;科技馆、规划馆还未开馆。最热闹的是忻州大剧院,国庆期间的节目排得满满当当,晋剧、民歌、儿童剧轮番上演,台下坐满了扶老携幼的市民——这哪是“建场馆”,是给老百姓的日子里添了实打实的精神食粮。

    另一个就是人称“最傻古城”的忻州古城,可我越逛越觉得,这“傻”里藏着山西人的大聪明。别处古城收门票、收停车费,这儿倒好:进古城不要钱,停车不收费,连城里的秧歌、演出都是免费看。有人说这是“傻”,可你看街上的人——本地的大爷带着孙子逛,外地的游客举着相机拍,小馆子里的刀削面、定襄蒸肉、原平锅盔冒着热气,非遗摊位上的剪纸、面塑、木雕围着人,连卖老陈醋的铺子都挤满了打醋的人。

    后来跟古城里的老掌柜聊天,他说:“山西人做买卖,不图‘一锤子买卖’。门票免费是‘请进来’,名吃留胃是‘留住人’,非遗勾瘾是‘牵住心’,咱守着诚信,客人才会再来。”可不是嘛,那些免费的戏台、免费的停车区,看似“吃亏”,实则是把“人气”聚成了“财气”,更把忻州的实在劲儿,刻进了游人心里。

    走的时候,古城的灯笼刚亮起来,红灯笼映着老城墙的砖,像把忻州的过去和现在串在了一起。这趟胡杨之约,见着了金黄的树,也见着了既有山水的雄、红色的敬,更有山西人藏在“傻”里的智慧、裹在烟火里的实在。

    这样的忻州,你要是没来过,真该来走一走!#忻州古城# #忻州# #吃喝玩乐在忻州# @纵横观察 @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忻州市广播电视台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